初三如何练抛实心球

资讯 0 0

初三如何练抛实心球

实心球教学、训练几种方法

(1)实心球教学诱导方法

对初学者进行游戏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熟悉球性,初步建立投掷实心球的意识。游戏用球可以是实心球也可以用重量较轻的实心小球。

1、 原地传球接力

场地器材:在球场或田径场上,实心球8-12个。

方法:把男女生分开,男女生各分成四路纵队,每队人数相等,队员前后相隔1米左右,游戏开始,每队排头队员双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人,第二人接球从胯下向传给第三人,单数队

怎么提高四年级孩子们上课的兴趣和数学成绩?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厅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比手的怀抱;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权益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和自由,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可以说:让数学课插上“快乐翅膀”,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已成为教育界士的共识,也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

一、把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动静结合,活泼有趣

心理学实验表明,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还保持着学龄前期的那种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的习性,且集中注意的时间短。一节课,有效注意的时间一般只能保持十几分钟,而且也不稳定,但有趣的东西时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无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环节游戏,不断调整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兴奋和抑制的不断变换中,使课堂里动静结合,使其既有节奏,又有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册数学“7加几时”,让学生玩传球游戏,球传到谁的手中,谁就要说出一个关于7加几的算式,而且不能重复或说错,如果说错或重复了,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孩子们参与到游戏中来,并且积极思考,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中了注意力,也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挖掘教材中“快乐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是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直观性原则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按照教材中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上下功夫。尽量使用好直观教具和学具。例如:教学第一册“时、分、秒”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兄弟三个来赛跑,个子有高也有矮,它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学。”当同学猜对以后,再出示一个钟,这个钟是一个卡通配有米老鼠的东西,这样一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可请学生动手摸一摸时针、分针、秒针,让他们观察它们是怎样走的,使他们在动中乐学。

三、创设模拟生活场景,激活发散思维

小学生非常好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若能创设情境,让他们参与实践,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为此,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在教学中模拟生活场景,充分运用与知识相关的形象的具体场景,联系实际,让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把学习当作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形成乐学、爱学。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创设了一个“小小营业员”的情景,模拟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段,让学生会兑换钱。先是请一名学生充当“小小营业员”,然后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牙膏、香皂等物品摆放在讲台桌上,并标上价格,让学生充当顾客,有顺序的向“小营业员”买自己要的东西。如:毛巾4元角,不同的学生使用的不一样,有的学生付两张2元,一张五角,两张2角;有的付两张1元,九张1角;还有的付一张五元,要找回一角。这几种付钱的方法让小营业员自己做出判断,无形中增强了对元、角、分的认识。然后,让顾客和小营业员进行角色调换。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兴致高昂。这样学生在快乐中既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了散思维。

四、适当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激励人们动行动的主观原因。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是强烈越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因基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可见,兴趣、好厅心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动机,而且可以转化成为学习的一种内动力。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千方百计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常常利用竞赛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在学完20以内的加减法巩固练习时,我给学生安排争当“优秀邮递员”的竞赛。我事先做好几个邮箱,邮箱上写上“11、12、13、14、15”等数,把“信”发给学生,“信”上写着得数不等的算式。让学生把“信”投入相应的邮箱里,看谁投的准、投的快。投的又准又快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奖给奖品(铅笔或本子)。学生就会有获胜的喜悦,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智能潜力。除此之外,也能通过故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掌握知识,爬数学山、夺红旗、找朋友等竞赛也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总之,“快乐教学”不是“无为教学”,要创造一个“快乐课堂”,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的把“快乐教学”落到实处,这样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我想学生也会乐学不疲,从而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得以更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