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的小游戏

资讯 0 0

一、课间的小游戏

1、小猴捞月 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水井”,选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内当“小月亮”,另外再选两个小朋友站在圈外当“小猴子”。游戏开始,大家按逆时针方向一边转圈走一边唱儿歌:“小月亮,晃悠悠,乐得小猴翻跟头;小月亮快快跑,小猴捉住不得了!”唱完儿歌,两个“小猴”钻进“水井”,手拉着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内逃跑躲闪,一旦被捉住就要说出一个带“月”字的成语、诗句或表现一个小节目。接着由这个同学指定别人担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2、三打白骨精 这个游戏有两个同学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远。游戏开始后两人一块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在原地合拍双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后一个“精”字时,必须同时做180度跳,同时在落地前还要做一个造型动作。造型动作有三种:1·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额前作搭凉棚状,同时左臂微屈勾拳为孙悟空。2·双手插腰,两腿侧开为白骨精。3·双手合掌于胸前为唐僧。这三个童话人物的制约关系是:孙悟空胜白骨精,白骨精胜唐僧,唐僧胜孙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么重来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间建立了制约关系,负者就要给胜者恭敬地鞠一个躬。 3、欢乐猜拳 女生们围成一个圆圈,面朝圆心,人数必须是双数,游戏开始,大家拍大麦(1、自己击一下掌;2、侧开与两侧同伴合掌;3、翻掌,用掌背与两侧同伴相碰;4、同1。)并齐说:“赛、赛、赛,阿拉马克赛,一个接一个,阿拉马克赛,这么好的天气飘雪花,这么好的鞋子漏脚丫,这么好的孩子小傻瓜!”接着,各自旋转小臂并说:咕碌咕碌锤!(此时每二人面对面“石头剪子布”猜拳,若相同则再转小臂重猜,直至决出胜负)负者退下,胜者重新组成圆圈,再拍再唱,最后剩下者为胜。 4、翘板接毽 准备学生尺一把,大象皮一快,毽子一只。在桌上用大橡皮和尺子搭成一个小翘板,一端放毽子,另一端翘起,游戏者依次进行。用手去拍翘起的一端,使毽子跳起,再用手接住就可得1分,每人可拍按5次,积分多者为胜。熟练后,还可以用脚,肘部、面额部接毽等。也可以选一人拍翘,让另外的抢接,接到者可得1分并当拍翘者。 5、愚公移山 先选一人当“大山”,其他人面对他排成一路纵队,游戏开始,第一个人与“大山”用脚猜拳,大家在旁边帮唱: 一米二米三, 三乘以三, 山高难开, 愚公移山! 动作有:1、双足并拢;2、双足侧开;3、双足前后开;4单足屈膝提起。每唱完一句必须跳跃出其中一个动作,若和“大山”同则为失误,退到队尾去排队等待,换下一人做,若连续四次即把儿歌唱完与“大山”动作不重样,则为获胜,换当“大山”的角色。

二、求适合大班家长会的互动游戏!

游戏一:下雨

意图:放松游戏,家长会开场活跃气氛。

规则介绍:各位家长听我口令,当我说小雨时,拍拍肩膀,放松一下肩膀;当我说中雨时,

拍拍手,放松一下手;当我说大雨时,拍拍腿,放松一下腿;当我说暴雨时,跺跺脚,放松

一下脚。

注意事项:刚开始,可以按顺序,节奏缓慢一点提要求: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当家长

们熟悉了身体各部位后,老师们可以打乱顺序或加快节奏,最后将要结束时可以说:“中

雨、继续中雨、持续中雨、还是中雨。”(家长们一直是练习拍手状态)这时,老师就可以

把游戏收回来了:“谢谢各位家长们热烈的掌声,我相信这个掌声既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

也是大家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游戏二:做一个乐于鼓掌的人

意图:激发家长的热情,活跃气氛,引导家长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规则介绍:(一般老师介绍完自己,或者刚问完好,家长们一定会献上掌声)谢谢各位家长

刚才热烈的掌声。说到“掌声”,我想请大家看一下“掌”这个字,上方是高尚

的“尚”字,下方呢?手掌的“手”字,于是有人说,乐于鼓掌的人都是高尚的人,所以接

下来我想请大家鼓掌体验做一个高尚的人,今天我们来想一想这个时刻有哪些人、事、物是

需要、值得我们鼓掌的。

分析:人们往往在初见时容易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时间长了优点往往被缺点所遮盖。在父母

潜意识里,孩子初生时的喜悦之情随时间渐渐淡去,转而代替的是养孩子的各种麻烦事,通

过这个游戏让家长学会更多的发现孩子的优点,多采取鼓励的教养方式。

游戏三:前方作战,后方支援

意图: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重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而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比如团

队合作能力。

规则介绍:家长分成两队,每队指定一名队长,队长喊:“前方作战”,两队所有队员一起

说:“后方支援。”这时,老师就可以发号口令了,比如说:“三只鞋子。”队员们就要迅

速给队长递上3只鞋子,哪对快,哪对得一分。

口令参考:两副眼镜;四只花袜子;两件绿色外套;四根黑色鞋带…(家长们的手忙脚乱,

万众一心还是很有趣味性的)

三、我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很急需一些适合幼儿玩的小游戏 谢谢了

幼儿小游戏

(一、我是手推车)

目的:训练小儿身体悬空,两手着地爬行。锻炼颈肌、臂肌、腰肌及腹肌。

玩法:

1、 抱腰推行

要求小儿两手撑在地上,两腿伸直,妈妈双手托住小儿腰部向上抬起,使两腿离开地面,同时对小儿说:“宝宝是小推车,要用两手代替车轮向前爬行。妈妈是推车人,我向前推时,你要用两手掌在地上轮换向前爬行。“然后,边推腰部,边指导小儿向前爬,向左或向右转弯。

2、抱腿推行

要求小儿两手仍旧撑在地上,妈妈站在小儿的脚后,用双手将小儿的小腿向上抬起,向前方推着,促使小儿爬行。同时说:“推呀推,推呀推,小推车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到站了,停下来。”

提示:

爬行时间和距离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先玩游戏1,待小儿玩熟练后,再玩游戏2。在游戏中教认左右方向。

(二、取豆数豆)

目的:运用实物数数,掌握从1-3的数目概念。

玩法:

1、 碗中取豆

准备一个盛着几十粒黄豆的大碗和一个小碗及一个汤匙;红色和黑色的铅笔各一支,硬纸一张。

游戏时,妈妈对小儿说:“请你用汤匙在大碗中取1粒豆放在小碗里。”如果取对了,就用红笔画一个0,取错了就用黑笔打X,然后再对小儿说:“取2粒豆。”同样,对了画红0,错了画黑X,依此类推。妈妈可以不依次序指令小儿取豆,共5-10次,然后计算小儿取对了几次,错了几次,让小儿数有多少红0,多少黑X。

水中取豆

将盛满几十粒黄豆的碗中加水,豆浮在水面上,爸爸和小儿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碗和汤匙,妈妈做裁判员。游戏时,妈妈发出口令,要求小儿用匙从水中取豆,从1粒到3粒豆,能完全按口令的要求取出正确数目的为胜利者。

提示:

① 为了增加游戏的兴趣,爸爸有时故意出错,使小儿获得胜利,让游戏玩得更活跃。

②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方面可以让小儿练习运用实物来数数。如进餐时,让小儿为一家3口摆3个碗,3双筷子,或者分水果、糖果、饼干,点玩具的数目等,以巩固小儿对数的概念。

=========================================================

还有关于跳绳的

游戏1:跳绳.

目标:练习双脚向前跳,发展平衡能力.

玩法:引导大班小朋友蹲下把绳平放在地上并鼓励小小班小朋友从绳上双脚跳过.

游戏2:迈绳.

目标:能掌握好重心;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玩法:大班小朋友把绳抬高30~40厘米,小小班小朋友从绳上迈过去.

游戏3:钻绳.

目标:手膝爬行,增强四肢及躯干部位肌肉力量及而耐力.

玩法:大班小朋友把绳抬高40~50厘米,小小班小朋友从绳下爬过去. 游戏4:老爷爷怎样走.

目标:学习低头半蹲走,锻炼膝关节及周围韧带肌肉.

玩法:大班小朋友起立身体站直拉绳,绳距地面约70~80厘米.小小班小朋友从绳下低头弯腰走过.

游戏5:学做解放军.

目标:能向前自然大步走.体验游戏乐趣.

玩法:大班小朋友把绳抬高至90~100厘,小小班小朋友从绳下学习解放军走过.

游戏6:看谁摸得高.

目标:练习纵跳触物,发展弹跳能力.

玩法:大班小朋友把绳举高过头,小小班小朋友从绳下跳跃手触摸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