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西红柿种植技术方法是怎样的

帕鲁指南 0 0

一、盆栽西红柿种植技术方法是怎样的

西红柿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为20到28度,幼苗期白天温度为20到25度,夜间为10到15度。开花座果期,白天20到28度,夜间15到20度,低于5度或高于35度都不利于花器发育及开花。果实发育期,白天24到28度,夜间16到20度,最适合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朋友们可根据当地气候安排种植时间。

西红柿为喜温喜光植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一般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6-7)就可以。深宽在30到50公分的陶盆塑料盆保温箱均可。因为西红柿比较容易遭受病虫害,所以栽种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消毒。

盆栽西红柿我采用营养钵育苗,一般直径为5cm的钵即可,基质可直接购买播种育苗专用土,浇水后以每钵1~2粒为宜,如果温度过低可覆盖层薄膜,待出苗后撤除薄膜。

播种后20到30天,幼苗3到4叶时即可换盆定植,入盆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每隔3~5天浇一次水。坐果前控制浇水量,果实膨大期需保持盆土湿润。

番茄生长势强,每侧的腋芽都能成枝并开花结果,未避免徒长消耗养分必须对其修剪。可将植株修剪为番茄呈伞型或扇面型、半球型,让果穗均匀分布其上。为增加植株光合面积,促进结实率。长出十几挂果实后,也可以根据自己阳台的情况,将番茄打顶,就是去掉最上面的生长点,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盆土资源。每个结果枝上有三个花序时,进行侧枝的打顶。

番茄的第一个花序一般开得比较早,如果让其结果,占去太多营养,会影响后面的花序正常开花结果,所以要掐掉。盆栽西红柿生长初期未坐果前无需施肥,坐果后肥量需逐渐增加,视生长情况选择施以磷、钾肥或开花前施入腐熟的鸡粪,施肥周期一般为7到10天左右。

二、西红柿的种植与管理

大棚西红柿是在棚中育苗,棚中分畦,温度易控。只要选用好的的品种,管理适宜,即可优质高产高收益。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平整田地。选地时应注意与非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清洁田园,尤其要把病果清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喷施护树将军消毒、杀菌、防感染、防菌株群落传播。因地制宜修畦建棚,大棚要坚固耐用,抗风、保温能力强。土地要深翻,追施底肥灌足底墒,注意各种必需元素肥类的合理配施。墒情要适宜,通风、排水要便利,禁忌积水。

种子处理。种子选好后,进行温汤浸种,用60℃热水(三开兑一凉)慢慢倒入盆中,边倒边一个方向搅动。水量以淹没种子2~3倍为宜。水温降至35℃时停止搅动,在35~25℃温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捞出种子,即可将其置于25~30℃环境催芽(每天用相应温度的温水冲洗1~2次),经2~3天,半数种子“露白”时,用新高脂膜进行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适时播种。将催过芽的种子,播种在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苗床土要过筛无菌土和完全沤腐猪圈肥晒干碾细过筛,整地下种后,覆湿润浮土0.8厘米,盖好地膜,搭好小拱棚。配合喷施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隔离病虫源并窒息式消灭,提高种子出苗率。

幼苗保护。西红柿幼苗期使用新高脂膜喷施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控梢促花。棚室西红柿一般采用单秆整枝,只留一个主秆,所有侧枝全部疏除。打侧枝要选晴天上午进行。配合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疯长,迫使顶梢精华营养回流,不需人工打顶芽、代替激素杀梢,把生长营养转化成生殖营养、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粉受精质量。

合理施肥。大棚西红柿进入开花结果期,随着气温的回升,植株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增大,这时要注意开始合理冲施氮肥,保证西红柿的养分供应。适时追施微肥,并用根施通胶囊配合灌根,能诱导植株对土壤中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消化、释放,提升果实发育正能量,优化果实品质。

巧防治芽枯病。芽枯病发生后,要注意培养出新的结果果穗,去掉一些徒长枝杈,并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同时在适当的位置留一穗生长较好的花序,用它代替失去的果穗,以减少产量损失。

保花壮果。在大棚西红柿开花结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循环坐果率强,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连连丰产。

三、秋季西红柿怎么种植技术

西红柿的栽培技术 (一)整地。栽培番茄的田地应进行秋翻晒土,耕深30厘米左右。晒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减少土壤中的病虫,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过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即使在茬口安排频繁,对晒土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应在前茬用物收获后及进深耕,尽可能地争取较长时间晒土。 (二)做畦(垄)。 番茄定植畦有高畦、平畦、沟畦和垄畦4种。本地多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一般畦宽(连沟)1.3-1.7米,其中沟宽为0.3-0.5米。畦(垄)向,以南并向为好,植株接受光照较为均匀。 (三)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料5000公斤,同时加入过磷酸钙50公斤,结合翻耕肥土混合,翻耕深度25-30厘米。露地栽培多采用高畦或垄作栽培。保护地栽培采用地膜高畦栽培,采用膜下暗灌、膜下滴灌。 采用高畦栽培的可在畦中央开沟埋季优质厩肥,和农家肥2000-3000千克,草木灰200千克,平畦的后在高畦两侧开挖定植沟,再沟施优质肥200千克或复合肥20-25千克。 番茄植株对氮和钾的吸收率40-50%,对磷吸收率20%。磷肥对番茄的果实和种子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培育壮苗也影响极大。氮肥能促进茎叶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尤其在植株生长的前期,氮肥的作用更为重要。钾肥能促进糖类向果实输送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延迟植株的衰老,延长结果期,对改进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番茄对肥料的反应很敏感,高肥足水可以夺得高产。肥料的种类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也影响很大。各种农家肥的优劣次序是:鸡鸭粪、羊兔粪、马粪、牛粪。人粪尿宜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无论哪种农家肥,都需要充分发酵腐熟,切忌追施生粪,以防烧根和感染病虫害。 (四)秧苗消毒:定植前利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施秧苗。 二、栽植方法与覆盖地膜 定植最好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小,容易缓苗。 1、栽植方法。 栽苗的方式有平栽、沟栽和埯栽。按灌水的先后又分为“干栽”(即先栽苗后灌水)和“水稳苗”(即先灌水后栽苗)。栽苗时不可栽得过深或过浅。栽得过深,土温下低,不利于根系生长,缓苗慢;栽得过浅,虽土温高有利于根系生长,但扎根不稳,幼苗易被灌水冲跑或被大风刮倒。一般的栽植深度以土坨和地表相平或稍加深一些为宜。如果因苗床管理不当或定植不及时造成徒长羁,定植时可将秧苗的茎端向南呈船底形卧栽,使其露在土面的茎先端稍向南倾斜,以减少秧苗在地面上的高度,可防止日烧和被风吹动,并能促使不定根生长。 2、覆盖地膜。近年来,覆盖地膜在番茄栽培上已广泛采用,它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保持土壤疏松等,从而加快栽植后秧苗缓苗速度,促进根系生长。地膜覆盖栽苗法我地一般是先铺膜后栽苗。具体做法是:在筑好的高畦上先铺上地膜,国周用土盖奀,然后按株距挖洞栽苗,秧苗四周覆土盖严。 三、定植密度: 1、露地小架早熟栽培:行距40-50厘米,株距23-26厘米,每亩栽苗5000株左右;小架中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栽苗4000株左右;大架长生长期栽培,行距66厘米,株距33厘米,栽苗3000株左右。 2、保护地栽培:留2-3穗果摘心的小架早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每亩栽苗5000株;留3-4穗果的小架中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栽苗4400株;不摘心的大架长生长期栽培(如荷兰无限生长型的品种)行距80厘米,株距40厘米,栽苗2000株。